曲速資訊

  • WARPSPEEDCAP
  • 2019-04-18 14:04:38

曲速資本:換一個角度看招人難?|《創業路書》之七


1050605636
《創業路書》:一本關于創業和天使投資的眾創書籍,現階段內容完善和案例收集中,規劃十月成書;
土匪創業共同成長群:一個閉門分享、跨界交流、用力思考、能產生無數可能的創業者社群;
07

第七篇:"人才"和"大公司病"

之前講過招人的方法和創業公司的人數效率關系,今天講講招人的核心。 問過很多創業公司的CEO, 最近最頭痛的是啥, 絕大部分的回答都是招人難。不管拿到投資的還是沒拿到投資的, 業務發展好的業務發展不好的, 總覺的要招人、招人難, 招人難所以業務發展難, 業務發展難就陷入資金問題, 資金問題又反過來影響招人, 這樣仿佛陷入這樣一個死循環。 最近看到另一角度的解讀, 對招人這個難題有一個新的認識和理解, 還是非常有收獲, 和大家分享下。(原作者不可考,如有知曉請和我聯系添加到文中)

對人才的“渴求”,可能是因為策略的缺失

我發現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有些朋友會感嘆: “招人真難。我的項目馬上就要上線了,現在最頭疼的事情,就是找不到合適的人才,尤其是好的銷售總監,能想到辦法幫我把東西賣出去?!?strong>我的第一反應是,不,你缺的可能不是人才,你缺的是策略。情景通常是這樣的。創業者A結合自己的線下資源,比如一個皮鞋品牌,覺得可以考慮在互聯網上開一個專門賣鞋的B2C網站。于是他和那個品牌合股,雇人開發一個獨立的B2C網站,開始網上賣鞋。生意開張了,A覺得是時候招聘一個銷售總監,來完成大家的銷售預期了。但是卻發現,這樣的人很難招到。于是A開始感慨:人才難找啊 真的是這樣嗎?給大家講兩個我聽來的故事。 -------------------------------------
周鴻祎?早期是做3721,賣中文域名的。這玩意難賣,看不見、摸不著。開發出這玩意,招一個銷售總監,給他定指標是最容易做的事情,這似乎就叫:管理。但是,有用嗎?如果你自己都不知道這東西賣給誰、怎么賣,當初為什么要開發它呢?
?
周鴻祎?制訂了一個“農村包圍城市”的策略。他找到一群銷售人員,給他們幾個簡單的指引:1)到二線城市去,2)引:中文域名就是網上門牌號碼,3)誘:你不買,別人可能就買了。據說就靠這樣簡單的銷售策略,3721中文域名銷售戰績頗豐。這樣的銷售策略,你需要每一個銷售人員都是銷售大師嗎?不需要。
? ?-------------------------------------
另一個故事有關史玉柱?的《征途》。這是一款新游戲,怎么賣?當時網絡游戲是盛大《傳奇》的天下。標準“管理”的做法是:找一群銷售,給銷售定指標,和獎金掛鉤,然后讓銷售各顯其能。有用嗎?傳聞史玉柱?制訂了一項“策反”的銷售策略。他找到一批人,每天去玩《傳奇》。他們的任務很簡單:1)找到其他玩家,2)聊天,3)說:《征途》挺好玩的,去玩吧。這樣的銷售策略,你需要每一個銷售人員都是銷售大師嗎?不需要。
? ? -------------------------------------
這兩個故事都未經驗證。 但聽聞后,深感這兩個“策略”的簡單、高明。 作為一個創業者,你自己是最重要的“人才”。你自己對“人才”的“渴求”,可能是因為策略的缺失。你渴求的人才,也是希望給你帶來“策略”的人才。你需要的,首先是策略,然后才是人才。

對人才的“不滿”,可能是因為管理的薄弱

有一位從事互聯網的朋友說“工程師一個必須的突破就是,化繁為簡的能力。”
這句話是很有道理的。但或許應該這么說:“工程師如果有了化繁為簡的能力,那就太好了。”這是一種期望。之所以叫做期望,是因為永遠都只有少部分人能做到。這不是“必須的突破”??蔀槭裁垂芾碚呦矚g這么提呢? 我認為,是因為管理的薄弱。 化繁為簡的能力,是組織的能力,是管理者的能力,不是工程師的能力。怎樣才是好的管理?我們來看看蓋房子。你找20個工人來,說,這是圖紙,這是錢。你們必須有化繁為簡的能力,把房子在20天內蓋好。這是不現實的。作為管理者,我們懂得如何化繁為簡。我們要先把工種先分為木工、水電工、瓦工等等。再把工序分為一二三四五。然后,重要的部分來了,你要給每個工人下達一個“簡單”的指令,比如把磚頭直直的砌起來,3米高、2米寬。就這樣。 工程師只應接受簡單的指令。我們“期望”大家足夠聰明,但如果把質量“依賴于”大家的聰明,就會把公司置于巨大的風險之上了。

對人才期望過高,對現有能力和主動性不滿,可能是因為管理的薄弱。

不要期望雇人來做你做的事最后,反過來說,找到有主觀能動性、有策略、能夠化繁為簡的人才,當然是公司的重要資產。這些關乎文化。強調創始人的策略和管理能力時,不應忽略員工文化的建設。但是,特別是在創業初期,不要期望雇人來做你做的事,不要把策略、管理的缺失,轉嫁為對“人才”的依賴。這樣,會過早地在公司建立復雜的架構,在革命尚未成功之時,已經患上大公司病。

小結

Genius NetworkInternet Series創始人,億萬富翁John Paul DeJoria公布了一組令人驚嘆的數據。 DeJoria表示,自己創立John PaulMitchell System的40年來,只有70名員工離開了這個公司。 我們在談的并不是幾萬人的大公司。據DeJoria介紹,John Paul Mitchell System共有300名全職員工與800名兼職員工。然而,40年只離職了70人這一數據仍然十分令人。在訪談的最后,一位觀眾詢問DeJoria達成如此低的離職率的方法。他是這么回答的:“當我想要填補一個職位空缺(無論是前臺還是公司總裁)時,我都會去尋找那些在這個職位上的能力比我更強的人,或者是有能力獲得比我更強的技能的人…當你雇用了某個人,或者是讓某些人進入管理職位,你都要保證訓練他們,讓他們有能力做得比你更好。這樣你才能成為一個領導者?!?/em>

可見招人才,策略、管理和自我定位一樣都缺不了。

?


chuna添加土匪助手微信號:XDSK001咨詢更多詳情“為什么要下定決心花很長的一段時間做一個社群和寫一本書?”-“閱讀幫助人獨立思考” -“寫書就是將思考的產物系統化” -“社群可以從某種意義上理解是每個有著系統化思維的個體組成的一種云結構?!?strong>“為什么是你?”-“正好處于一個出成績的年紀和一個滿是泡沫而又暗藏機會的移動互聯網時代” -“之前投出過一些企業,也幫助過一些人,希望通過這樣的形式以更高的效率去繼續做”“為什么叫創業路書和創業共同成長群?”-“創業這回事,前車之鑒,后事之師” -“創業路多坎坷,多些可以互通有無,一起成長的戰友總是好的。 -“當然更看重的是兩三年后這本書和這個群變成啥樣了:)”tuf

微信掃一掃 關注土匪投資日記

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