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速資訊

  • WARPSPEEDCAP
  • 2019-04-18 14:04:38

土匪投資日記:資本寒冬與你何干,泡沫才是!

資本寒冬, 就像那首歌里寫的“沒有一點點防備,也沒有一絲顧慮,你就這樣出現,在我的世界里”,不過帶來的不是驚喜,而是驚訝和驚嚇。 最應景的事情應該就是一畝田刷單融資受阻事件了,報道稱,引發裁員的表面原因是一畝田員工涉嫌刷流水騙取銷量,加上資本市場放緩的投融資速度打亂了企業原來燒錢的節奏。 然后大家不管是聽說的還是自己的還是周圍的,發現原來輕輕松松就能搞定的融資現在變得非常困難,甚至砍價一半都不一定能成交,更郁悶的是好多基金整個團隊都開始休假了。 最后大家不約而同的下結論說,融資不容易了,資本冬天到了。 一個非常有趣的事實是,大家一方面呼喊著“創業是場修行,應該勇往直前”,另一方面又打草驚蛇于資本降溫的無名風聲,導致社會環境對創業本質陷入新的泛道德化和契約論的爭議。 土匪就想問一個問題,創業就是為了融資嗎? 在風險投資不被大眾所熟悉的時候,人們創業的目的其實很簡單:做一件事,而這件事是用戶所需要的,并且是愿意為之付費的,也就是公司最起碼得是賺錢的,然后極盡所能把這個產品或者服務做大做強。 不說遠的那些世界五百強和國內的老一代民企,說說2003年時候24歲的劉強東,霸道總裁辭去月薪4000元的外企工作,拿著1.2萬元積蓄趕赴中關村,就從售賣刻錄機開始京東創業之旅。剛開始只租了一個柜臺,然后是兩個柜臺,逐漸租得起四個柜臺,劉強東總結京東能夠壯大是因為自己堅持做好了兩件事:一是明碼標價、薄利多銷,二是做好服務。 直到2007年遇到徐新,在此之前,劉強東都沒有拿過風險投資,但他肯定遭遇過歷史上的資本寒冬期。同樣當年騰訊小馬哥也不是因為拿了投資就活了,而是在SP大潮中建立了初期的盈利模式。 但也不是說創業不能拿投資, 土匪本身也是做早期風險投資的。 風險投資的興起無疑是全球商業文明的福音,它對新模式和新技術有加速、放大的催化作用,極大改變了經濟的創新路徑。但是如果在“萬眾創新、全民創業”的口號聲中,創業變成就是為了拿投資,拿到投資后通過刷數據,再想辦法去拿下一輪投資,那這個商業游戲就真的變成一個笑話了。 創業不管是賣產品還是賣服務,投資只是過程中順其而然的一步。難道不該像劉強東那樣,精準你的定位,做你擅長的業務,服務你的用戶,最后讓用戶為產品或服務買單嗎?如果認同這種商業邏輯,那么資本寒冬或資本炎夏跟你又有什么關系呢?創新工場汪華前幾日總結了兩個點,非常好。 第一呢,泡沫是一個實驗,大量的資本的投入,探索了大量的可能性的方向,而所謂的資本的寒冬是一個過濾器,這個資本寒冬是把所有的可能性、產品模式和商業模式過濾掉那些不可行的,寒冬期就是那些可行的部分在探索它真正的商業模式。泡沫期做事情,寒冬期篩選和深化探索商業模式,這實際上就是一輪一輪的周期,一輪一輪的周期直到發展到最高點。這是一個非常好的概念。所有的泡沫都蘊含了很大的機會。泡沫的破滅,其實也是創業者最好的深化創業的機會。 第二呢,所謂的資本寒冬是怎么回事?第一個資本寒冬并不是投資人沒有錢,我所知道的,包括我們自己,包括中國無論是頂級的美元還是人民幣基金,其實手里都有大筆的錢可以投資,比如說我們自己就有3個基金剛剛成立,所以并不是沒有錢可以投資了,而是大家對于企業的判斷標準變化了,并不是說以前的是錯的現在的是對的,而是因為出現了不同的時期。前一段時間是我所說的探索期,大家發覺主要是去博一個新領域、新方向。而現在是到了沉淀期,去尋找真正可靠的商業模式,或者說是將來真正能夠找到大公司的時期。 就像善游者, 潮起還是潮落本身就是很正常不過的事情,適應不同的環境和情況本來就是應該具備的素質。 有人問土匪你不擔心經濟趨冷嗎?我想了想,北京三里屯的酒吧依然人頭攢動,上海外灘的人氣餐廳依然日日長龍,老百姓想買車還是買車,想買衣服還是買衣服,對衣食住行的需求并沒有因為股市不好就不好了。 再看另一塊市場,電影、電競,以及90后為之樂道的二次元等文化領域可能又處在熱浪里。LOL知名解說小智,靠一己之力生生把友臣肉松餅這么一家小破工廠賣成世界知名品牌,難道還不夠說明消費需求并沒有與所謂的資本寒冬同進退嗎? 經濟不景氣得辨證來看:總產值沒變,甚至還在持續增加,但可能從業人員在減少,尤其是低效的從業人員在減少。例如原先100個人吃飯,需要100個人干活,現在100個人吃飯,由于生產力提升可能只要10個人就可以搞定,小部分人的生產力已經能夠滿足大部分人的需求了。 那么,多出來的90個人該怎么辦呢?轉型升級或改行換業?;ヂ摼W行業也一樣,同質產品猶如蛟龍過江,不具備創新能力的只能被淘汰。斷臂求生固然不易,但能做的事太多了。創業者別老盯著資本,應該盯著金剛鉆,有了金剛鉆怎么會攬不到瓷器活呢? 如果說沒有融資就真得活不下去了,那在這個寒冬,你得好好想想你的盈利模式真的是To VC嗎? 我認為,類似于陷入裁員窘境的一畝田這樣的企業也無需懼怕所謂的資本寒冬,只要真正是為老百姓服務的,這類服務一定是有需求的,老百姓也是愿意為之買單的。 可參照的先例,是譜寫了40年零售哲學的日本SEVEN&I集團。SEVEN&I更為人熟知的名字叫“7-11便利店”。上世紀80年代,日本經濟進入大蕭條,當知名餐飲店例如吉野家紛紛降價希望吸引客戶時,7-11卻不為所動,反而推出了170-180日元的特色飯團——零售同行都覺得不靠譜,因為便利店的飯團從來沒有高過100日元,何況當下經濟那么令人擔憂,日本7-11創始人鈴木敏文力排眾議,他敏銳發現雖然是經濟不景氣,但是老百姓對于有品質的食物還是非常有需求,而包含稍高級食材的飯團就需要這個價格,只要貨真價實,老百姓一定會買單——結果呢,7-11成功了!包括現在大家在7-11看到的很多金槍魚之類的熱銷飯團就是當年的經典之作。 經緯張穎總結了2008年以來資本市場的變化規律,認為其高點與低谷之間的轉折一般不會超過兩年,如果從今年6月開始計算,不超過2017年7月份,在四、五月份資本市場有可能重新抬頭。所以,對創業公司來說,融資的艱難期可能要持續一年半。 怎么辦?張穎建議,現在不要糾結估值,快速、高效地把融資搞定,讓自己有足夠的子彈活一年半,“現在如果拿到了,有錢了,就別再融資了,埋頭苦干把數據做好,然后讓自己有一年半的存活,等到數據非常漂亮的時候再去拿B輪,除非你非常強勢,能拿到B輪就快速拿,但不要糾結估值,快速拿錢,這是一個主旋律。” 最后用鈴木先生的一句話勉勵受寒冬論影響而惶惶不安的創業者朋友:所謂經營,就是不忘根本,踏實向前邁進。

土匪投資日記(微信號:tufeitouziriji):寫給創業者看的一手信息投資日記109884066537241455本文作者是曲速資本創始合伙人楊軒,首發于創業邦http://www.cyzone.cn/a/20151022/282223.html

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视频